发布日期:2021-03-18 浏览次数:1651

无人船是近些年来非常火热的话题,很多的公司都在争相开发,那么这个市场究竟怎么样了呢?一起来看看。

  “近年来,尽管人工智能非常火热,有众多成就,但真正能像人一样运用知识进行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还没出现,现在大部分是弱人工智能阶段,到强人工智能阶段,以及到超人工智能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严新平在第二届自主船舶发展(万山)论坛上表示,真正像人一样的智能船舶还没出现,智能船舶发展处于初级阶段。船舶是一个技术的载体,不仅是技术自身要成熟,更重要的是法规和管理也要配套发展,智能无人船舶还处于不断在发展阶段。

  近年来,世界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非常重视并支持智能航运发展。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tc8-353项标准发布,制定了《智能航运标准化路线图》;日本于2014年1月起开展“智能无人船舶应用平台项目”(ssap),旨在建立船舶及岸上获取船舶设备数据的标准化方法,不断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能与环保性能。欧盟公布了推进自主航行船舶研发计划,宣称2020年在波罗的海实现远程遥控船营运,2025年实现自主航行商船全球营运;我国2019年12月发布了《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(2019—2021年)》,明确了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,从顶层设计层面为统筹协调资源,系统推进船舶与航运智能化提供了依据。

  “目前国内外智能船舶研究热点集中在4个方面。”严新平表示,第一是智能航行,包括增强感知、智能控制和远程驾驶;第二是船舶动力系统绿色发展技术应用;第三是船舶推进系统绿色发展技术;第四是智能船的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测试、验证、评估方法与技术研究,也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难题和实际应用推广的基础。

  “高技术的发展将逐步助推无人船舶的智能化、远程化、少人化和自主化的进展。测试验证评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,但是我们不能太着急,必须有预期的投入和周期,需要跨学科、跨领域研究。”严新平指出,“智能驾驶车首先是在系统里边试验,到封闭的测试场进行试验,现在开放道路进行试验,这是一步步递进过来的,我们的智能船从有人到无人,也必须一步步对智能系统进行可靠性能验证,以及性能的评估,以及测试的方法设计,未来才能真正实现智能船的目标。”
"));
网站地图